2024.02.29 | 证件制作 | 37次围观
本报讯(记者石善伟摄影杨勤)姓名雅号、花鸟虫鱼,只需一把刻刀,尽入方寸之中。住正在广州老西关的项颂秋,家传三代金石篆刻,入行五十载,虽然远近驰誉,现在却一月接不到一单生意。电脑刻章遍及陌头,便利的同时,也让假公章众多,防不堪防。手工篆刻具有不成复制性,却鲜有人问津,这门保守工艺面对失传。正在荔湾区和平西,看到边一个“秋记刻章”的招牌,沿着窄梯步上二楼即是项颂秋家的客堂,墙角一方木桌即是他的工做台。63岁的项颂秋是项家篆刻的第三代传人,木桌印床就是祖上传下的证件制作联系方式。他的叔公项信南是清朝光绪年间出名的金石篆刻人,父亲项少南也是小出名气的金石匠人,从艺80多年,给不少名人刻过章。项颂秋1960年1月1日进了其时广州的红印刻字厂学艺,入行整整50年了。“牛角、象牙、玉石,梨木、黄杨木、笔木……全都能够拿来刻章,但分歧的材料要用分歧的刻刀。项颂秋滚滚不停。不单业内出名,项颂秋还接管过多家英文采访,的驻穗也来找他刻章。和前辈比拟,正在刻闲章时,他还会将生肖、花鸟虫鱼刻入此中。曾有一人问遍广州,想将本人的名字刻入一幅画中,同业都说刻不了,最初找到项师傅,入行50年,前,广州的多家银行、等机关部分都指定他来刻章。“刻章这意也能反映出经济的升降,上世纪80年代就是刻章的黄金岁月。”项颂秋回忆,最多时他一个月曾接下上千单的刻公司公章生意。可是,上世纪90年代末,电脑刻章起头兴起,由于价钱低速度快,敏捷占领市场。项师傅的生意锐减,现在“秋记刻章”门可罗雀,最惨时一个月都接不到一单生意。“电脑刻章陈旧见解,容易仿冒。”项颂秋说,手工刻出的章具有不成复制性,冒充的章看一眼便知。项颂秋打算和一家电脑刻章店合做运营。
发表评论